红酒哥:拉菲古堡——杜哈米隆古堡
2021.01.27 -
今天,红酒哥给大家介绍拉菲古堡的最后一个系列,也就是杜哈米隆古堡,这款杜哈米隆古堡在拉菲古堡系列中还是蛮出名的,也属于拉菲红酒的中高端系列,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吧!
杜哈米隆古堡历史
从十八世纪初起,在拉菲领主的带动下,波亚克镇就已种满葡萄树。米隆的葡萄酒为拉菲领主带来了颇丰的收益,甚至被调配入拉菲古堡的“副牌”,这也就说明该片地区的风土品质已受到众人的公认。当时,拉菲古堡的主人是由路易十五亲封的“葡萄王子”——尼古拉-亚历山大·西格尔侯爵。
1815年,葡萄酒经纪人纪尧姆·劳顿就已经记录下,米隆坡地上胜产的芒大卫-米隆葡萄酒将会成为正在朦胧创建的波亚克顶级四等庄园。在1830年至1840年间,卡斯德亚家族继承了芒大卫和寡妇杜哈(14公顷)的遗产。由此,卡斯德亚家族就拥有了一个面积约为40公顷的葡萄园,并将其命名为“杜哈米隆”。卡斯德亚家族内口耳相传,都说“杜哈先生”就是路易十五帐下的一个海盗,在退休后定居在了波亚克。这位海盗在波亚克港口的房子一直保存至20世纪50年代,杜哈米隆酒标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这栋房屋建筑。
1855年分级制度确认了杜哈米隆的土质,并将其列为波亚克的唯一一家顶级四等酒庄。在十九世纪后半段以及二十世纪前期,卡斯德亚家族一直都是古堡的所有人。杜哈米隆以约50公顷的占地面积也成为波亚克地区最大的葡萄园之一。
连续不断的继承给古堡带来了不测风云,最终于1937年出售。在之后二十五年的时间里,酒庄先后迎来五位庄主,这也致使葡萄园分裂,从而导致衰败。1956年的大霜冻更是雪上加霜。古堡葡萄酒的质量大幅度下降,直至1962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购得了酒庄才又拨开云雾。当时,杜哈米隆的庄园面积为110公顷,却仅有17公顷种植葡萄树。自此,一系列大型工程在葡萄园里开展起来:排水工程、葡萄藤的铲除和补植、收购相邻地块的葡萄田,以及通过地块互换来使葡萄园化零为整。另外,还在波亚克产区内建立起了新的酿酒车间和酒窖。从1973至2001年,葡萄园面积从42公顷扩大至71公顷。
在世纪之交,新种植的葡萄树已然成熟,再加上酒窖的重建,为四十年的不懈努力锦上添花,葡萄酒的质量得到了巩固,从此,杜哈米隆葡萄酒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梅多克顶级四等酒庄。1990、1995、1996和2000年份的优秀品质已经众所周知,而这些优秀年份葡萄酒中所含的共同点就成为了品质复兴的见证。从2003年起所有年份具备的卓越潜力都成为了最好的证明。如果要具体说明,那么2005、2006、2009和2010年份都是不可磨灭的成功作品,不仅好评如潮,葡萄酒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。


杜哈米隆古堡官方介绍:
这款酒常常被认为是波亚克产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其品质高雅而内敛。著名葡萄酒经纪人纪尧姆·劳顿在1815年对杜哈米隆古堡酒的评价——“口感紧密扎实,美丽的颜色,有着突出的酒香”至今仍可被视作经典表述。(梅多克顶级一等酒庄的“酒香”被优美地定义为“点燃最上等封口腊时散发出的香气”).
年份 2015
卡本妮苏维翁73% 梅洛27%
今年重复了近几年的一个常态,即初冬温和、干燥,对生长有利的寒凉要等到一月下旬才会降临,还伴有降水。与往年一样,萌芽始于四月。随后,葡萄树在水储备及温和天气的鼎力支持下迅速生长。六月,花期提早到来,整个过程均匀一致,在收获前预示着大年的希望。
海洋与河口缓解了夏季的高温、炎热。各处都承受着缺水的沉重压力,八月的及时雨为转色期及之后的完美成熟期带来了必要的清凉。采收时刻,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于此,最终从每个田块上都收获到了最为精华之产物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葡萄酒展现出一种深暗的红石榴色光泽。
香气深厚,自家制桶厂的经典年轻木香与葡萄酒中的新鲜果香搭配和谐。
入口后发展很快,即刻充满全口。酒体稳实、平衡,悠长、绵延。
迷人的余韵中蕴含着樱桃的香味。
陈年潜力极高。
年份 2014
卡本妮苏维翁55% 梅洛45%
十一月到二月期间雨水充沛,超出或等于历年平均水平,经过2012和2013两年填充的地下水位继续得到提升。
气温高于均值,葡萄园与人一样,都没享受到颇有益处的冬季霜冻,反而是有约15天的大太阳,干冷、无风!大自然真是不受人的控制!萌芽提前,随后,上升的气温成为助力,令六月第一周的花期均匀一致。
与往常一样,天气情况一直是我们葡萄农最为关注的问题。我们的团队全年努力工作,以期葡萄在完美健康的状态下达到成熟。转色期分两段进行,先是七月底,然后是8月15日之后,导致同一棵葡萄树上的各串葡萄出现成熟度迥异的情况。
因此,我们在收获时要“伶俐”一些才能做出最为明智的决策;我们也对采收手和挑拣员反复强调,从而仅保留“好到绝顶”的那些够格酿制我们波亚克名酒的红葡萄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暗红色的酒裙魅力十足。
香气虽然低调,但十分深邃,而且已具备繁复的气质。以黑加仑为主的新鲜红果无疑是葡萄酒的典型芬香,背景中的木香与酒融为一体。
入口直率、稠密,葡萄酒充盈满口。水果的风味持续不断。一切都已是那么和谐。
葡萄酒很是悠长,越发突显出优雅、清新的风格。虽然单宁还很年轻,却很顺滑。这款作品将在4、5年内释放出自我,并在2020至2030年间达到顶峰。
年份 2013
卡本妮苏维翁80% 梅洛20%
异常潮湿、寒冷的冬季令所有葡萄种植作业严重错后。不仅发芽较晚,与近五十年来的平均值相比,花期也向后推迟了三周时间,而且当时的天气状况变化莫测,最终导致了落花与落果,收成也因此低于往年。六月底时,天气骤变,一步就跨入了盛夏,完全没有过渡。不过,局部地区极有可能出现阵雨天气(据不同地区为7月27日、8月2日)。
自9月15日开始,整体形势变得很有“动感”:尽管弥补了一些延迟,但这段时间内充斥着雨水、阳光,成熟要经历漫长时间才能获得,还有,九月底时,我们观察到了葡萄孢菌的“爆炸性”发展,形势变得微妙起来,风险也骤然提升!因此,我们在还没有热身的情况下就一下子进入了跑马决赛,尽可能地网罗采摘手,以最快速度完成收获。幸亏,挑拣团队抵住了艰难采收的考验,展现出了极高的工作效率。根据葡萄孢菌的影响和酿制正牌或副牌的潜力,红葡萄的惯常采收顺序并没有改变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充分接触空气后,酒中馥郁的芬芳夹带着红果香得到释放。一入口就感受到酒的结构,直至余韵,抒写出圆润和已然丝滑的特征。一款陈年型美酒,拥有迷人的稠密感。
年份 2012
卡本妮苏维翁62% 梅洛38%
波尔多地区2012年的天气很是微妙。
既一个相对温和的冬季后,雨水和潮湿主导了整个春季,尤其是在4月,我们经历了一场猛烈的冰雹(4月24日)。
这种天气条件为授粉造成了难度,令我们对产量的下降担忧不已。葡萄农的作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。
6、7月间,高温和潮湿相互交替。自8月起,天气变得相对稳定,让健康的葡萄获得了完美的成熟度。
然而,葡萄成熟度的不一致性让我们团队自9月底就开展了大量的筛选工作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酒中木香明显,但并不占主导地位,且优雅卓绝。果香低调,醒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打开。
从入口的一刻起,这款酒就将强劲展现得淋漓尽致,随后又让位给丰腴和圆润,然后以清爽的音调收尾,略有辛香,还有很高的酸度。
在酒窖中窖藏6至8年肯定益处多多。
年份 2011
75 % 卡本妮苏维翁 25 % 梅洛
2011年的气候很不寻常,这让我们的技术团队一直保持谨慎,且将所有的专业技能均发挥至极致。
春季和夏季的角色发生了对调:一个阳光尤为充足且干燥的春季,造成了非比寻常的早熟;之后的夏季有着一个缺乏阳光的7月,以及一个比往常更为潮湿的8月。随后,在准备采收时,一场大冰雹于9月1日降临至波亚克北部和圣爱斯泰夫地区,另采收计划有所变化。受影响的田块最先得到收获,不过没有受到重大损失,因葡萄已经完全成熟了!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浓郁的颜色,且泛着紫色调。
鼻中香气最初由木香主导,之后享受到了优美的红色果香、烟草和辛料香。
口感细腻、清爽。结构优美、浓密、悠长,尾香复杂,带果味。
红酒哥点评:杜哈米隆古堡,拉菲古堡的经典代表作之一,市场价在800~1200左右,是波亚克产区的代表酒,酒香突出,口感浓烈,喜欢口感重的朋友可以入手。
接下去的一篇文章是介绍杜哈米隆古堡的另一款红酒—杜哈磨坊。相信这款很多人喝过,因为实在太经典了,也是波亚克产区的代表作之一。
有需要或者不懂的朋友直接联系红酒哥。
- END -
喝红酒配什么食物最佳

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说红酒配红肉,白酒配白肉。 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?葡萄酒和西餐又有着怎样微妙的关系呢 […]